一、大石窝镇基本情况
大石窝镇地处北京房山西南,与河北省涞水县、涿州市接壤,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辖区内24个行政村,3.8万人,属山前暖区,环境优美。
我们的镇情特点具有四个优势: 一是交通优势明显。京昆高速穿境而过,市级干道有周张公路、房易公路,区级干道有云居寺公路、石水公路,京原铁路和南水北调巡线路贯穿境内。全镇纳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具备了吸引各类高端要素涌入,促进与城市中心区互动的有利条件。二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镇域内有文保单位29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区级文保单位6处、一般级文保单位19处。特别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云居寺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珍藏着举世闻名的房山石经和众多文物古迹而被誉为“世界之最,北京的敦煌”。我们还有四个市级民俗村(南河、三岔、下庄、水头)、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南河、水头)以及22个星级民俗户。三是矿产资源丰富。镇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总储量2450万立方米,有汉白玉、艾叶青等十几个品种,其中国宝汉白玉储量80万立方米。 “汉白玉”和 “艾叶青”获评全国优质石材。我镇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工程,最具代表性的是云居寺石经、故宫云龙阶石等,在民间有“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之说。四是特色品牌种类较多。“南河牌”蔬菜已获有机蔬菜认证,是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快餐店的原材料产地。还有“福临”菱枣、辛庄杏鲍菇、福兴斋糕点、下营村虹鳟鱼、王家磨柴鸡蛋等特色品牌。
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清思路,找准定位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我区明确了“生态宜居示范区和中关村南部创新城”两大功能定位及打造京保石发展轴桥头堡的奋斗目标。我镇地处京保石发展轴,与河北省地域相接,文化一脉,处于京冀交界。辖区内24个行政村,其中11个村与河北省涿州市、涞水县的3个镇8个村接壤,是房山与河北涿州、涞水等市县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将充分利用房山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两张牌子,结合本镇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清退“散乱污”产业,打造文化+工程,即“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抓好“一轴、两廊、四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小镇。
“一轴”即以石水路(4公里)为轴心,连接房易路(8公里)、云居寺路(5.7公里),充分挖掘展示石文化和佛教文化,打造特色旅游观光大道。石水路主要开展以清理两侧压占石料、绿化美化、统一标识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房易路打造成集石雕艺术、文化展示、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大道。云居寺路(京昆高速云居寺出口—云居寺景区),两侧营造佛教文化氛围。
“两廊”即将贯穿我镇的拒马河(镇域内12.5公里)、南泉水河(镇域内11.5公里)打造成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绿色精品走廊。
“四园区”即云居寺文化景区、石文化体验区、田园休闲观光区、镇江营遗址保护区。北部(水头等5个村)围绕佛教文化,建设好云居寺文化景区。以云居寺文化景区为核心,佛教文化为底蕴,努力打造集餐饮、购物、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同时利用后石门废弃洞穴实施山洞摩崖雕刻,打造世界石窟艺术走廊。中部(石窝等8个村)“化石为玉”,打造石文化体验区。一是对石雕艺术园改造提升。二是退低引高,引入高端元素,与工美集团合作开发礼品,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立汉白玉研究基地,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力求“点石成金,化石为玉”。三是结合退低端、引高端,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南部(惠南庄等4个村)依托万亩平原造林,打造田园休闲观光区。围绕绿色食品供应、生态涵养、休闲观光三大功能,充分利用本镇21700亩平原造林,积极实施“地上摇钱树,林下聚宝盆”的生态富民工程。一是发展林间运动休闲;二是以亚洲最大泵站—惠南庄泵站为依托,做好进京第一滴水的文章,开发旅游项目。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花卉种植、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南河蔬菜观光旅游初见雏形,半壁店村已建1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王家磨村已建成全区最大的林下柴鸡养殖基地,现有柴鸡10000余只。西部(镇江营等7个村)开发文物资源,建设镇江营遗址保护区。镇江营、塔照遗址,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最早的文化遗存距今一万年至七千年。创造了灿烂的镇江营文明,同时填补了北京新石器时期的文化空白,为研究北京古代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堪称北京古文明的圣地。蔡庄土城位于蔡庄村,与河北省交界,北侧为拒马河,始建于战国。城大体呈正方形,长、宽各约300米。现仅存东、西、南三面,北城墙可能早年被河水冲毁。东南、西南两城角保存尚完整,高约3.5米。镇江营遗址和蔡庄土城地处北京河北边界地区,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有着不容忽视的时代经济价值。我们将把镇江营遗址、蔡庄土城、塔照照塔这些稀有的文物资源整合起来,借助照塔山前正在建设的紫藤长廊旅游观光项目,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以此带动西七村发展。
(二)重点工程有序开展
云居寺文化景区正在进行云居文化宫、土地一级开发、下庄永久避险安置房手续办理和工程建设。其中:云居文化宫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对初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土地一级开发已取得规划条件、授权批复、用地预审等前期手续,完成了考古勘探、线路迁改、临时水电等工程,控规及土规调整方案均获得批复,正在办理征地手续。下庄村永久安置房已经完工24栋,正在施工2栋。小区内部市政管道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同步项目取得了洪评、规划复函等前期建设手续,正在办理土地预审。半壁店永久避险安置房和南河新民居均在办理用地手续;大石窝中心幼儿园项目内部装修基本完毕,正准备进行室外工程。
(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扎实推进
1、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一是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学习氛围,领导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和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抓好党员干部理论辅导。邀请市委讲师团郭海燕、李跃华等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开展了领导干部、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同时,我们将学习教育向基层进行延伸,抓好机关干部和普通党员学习。“两委干部进党校”在全区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推进学习型乡镇及市民文明学校达标建设。开展道德大讲堂及以农民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提升工程。镇市民文明学校、房山区农广校、南河菜缘合作社联合举办了“缤纷夏日、出彩石画”活动,为我镇休闲农业注入文化创意色彩。
2、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氛围。一是百姓宣讲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百姓宣讲常态化,在《弘扬英模精神 践行核心价值观》等5支宣讲团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以保护环境、崇尚美德为主题,在全镇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建以学生为主的小小宣讲团,深入各村、各校传播先进事迹,讲好百姓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我镇已连续三年被市委讲师团评为三星级理论宣讲示范基地。二是举办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举办了“全家一起学科学”知识竞赛 、广场舞培训、最美家庭评选等健康向上、多采多资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大石窝的文化魅力,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3、运用新媒体手段,扩大镇域形象宣传效应。我们在发挥好传统宣传媒体作用的基础上,还注重运用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运用网络新兴媒体进行专题策划,突出宣传好大石窝的特色文化。与区内外媒体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了大石窝故事微信群,拓宽我镇的宣传渠道。近期,已在香港大公网、消费日报网、北京晚报、房山网刊发了关于云居寺、汉白玉、镇江营遗址的报道文章,营造出了良好的宣传声势,加速实现“大石窝故事·中国表达·世界传播”。
4、文化事业蓬勃开展一是实施头脑风暴行动,开展镇江营遗址抢救保护利用工作。5月18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考古专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召开了座谈会,聘请了著名文物考古专家齐心等十位专家学者为镇江营遗址保护专家顾问。7月8日,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就文物保护开展情况到我镇调研。舒局长对镇江营遗址抢救利用工作高度肯定,并表示将大力支持,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二是发挥镇文联的作用,举办了“文化助力新发展,文明引领新生活”文化繁荣启动暨基层文体设施发放仪式。同时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我镇于5月份开始征集书画作品,于6月28日在翰卿书画院举办了《大石窝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启动仪式》,书画作品达到200余幅,营造了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5、文化产业蓄势待发专家把脉开方,探索特色小镇建设新路径。5月28日召开了特色小镇建设研讨会。邀请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知名专家教授就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专题研讨,并聘请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等十余名与会专家为特色小镇发展建设顾问。与会专家纷纷为大石窝镇转型发展建言献策。目前正根据专家意见编制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案,方案初稿预计月底完成。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围绕“一轴、两廊、四园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一轴两廊”集中整治。石水路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力争打造成首都环境建设市级达标大街。房易路正在进行整治清理工作,力争列入十渡景区区域环境综合提升项目。云居寺路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南泉水河、拒马河整治工程投资约17亿元,整治内容包括河道疏挖、堤坎浆砌、沿河路铺装、绿化美化等,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底完工。
(二)抓好云居寺文化景区建设。近期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中帝基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开展接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一是理顺项目机制;二是将项目九月份入市;三是做好村民回迁安置工作,力争年底前村民上楼。
(三)抓好世界石窟艺术走廊项目。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下一步将加快手续办理,争取早日启动工程建设。
(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做好镇江营遗址抢救保护利用工作。目前我们抽调专人成立了镇江营遗址抢救利用办公室,正在编制保护利用规划。下一步将加大宣传投入,计划九月份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举办镇江营遗址文物展览。
(五)结合清退、引高端,做好北京市汇源隆大理石矿提前关闭工作。该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12月12日,个别矿主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越层越界,野蛮恶性开采,随意堆放大理石原料,压占土地面积约1700亩(核心区600亩,荒山荒坡1100亩),不但占用了土地,破坏了植被,而且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按照北京市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及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我们打算对该矿提前关闭,打造矿山公园,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六)抓好大石窝·国际青年营项目。该项目是创新国际交流与休闲农业的文化融合项目,项目毗邻京昆高速56号出口,包括国际青年基地、国际青年广场、农业文化广场;森林学校、中国故事传习学校、后稷新农校;民俗文化体验区、青少年主题教育体验区、农业文化体验区、户外极限体验区等。